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600字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表内容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600字范文 第1篇
家访对象小学五年级3班
家庭住址
家访人:
家访经过:我吃完早饭后,九点钟左右,我骑着自行车来到东关,经过打听找到了杨猛家。当时,他家刚吃完早饭不久,杨猛的奶奶正在收拾碗筷,杨猛奶奶明白我的来意后,特别高兴,抓紧把我让进屋,极其热情。通过一阵探讨,更加知道了杨猛家的基本情况。杨猛奶奶也相对健谈。她首先给我介绍了杨猛在家的表现,总体来讲,不是找几个兄弟玩,就是看电视,很少看书学习,平时,相对惧怕他父亲,而我说他,总是私似听非听。杨猛在旁边听着,没有吱声。然后,我给其奶奶说明了杨猛在学校的几点表现:从思想上来讲,心里特别想学好,很想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从学习态度上讲,学习相对认真,上课基本上能相对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与同学的.发言,但是自己不能主动表现自己,作业潦草。从学习习惯上来讲,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积极主动地考虑探究,而是被动地在老师地的强迫下去学习、看书、做作业。从学习方式上来说,没有找到更加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总的来讲,需要更加严格标准自己,明确目标,坚定理想,改善学习方式,端正学习态度,卖力提升自己。从和其奶奶的交谈中,也了解了杨猛的爸爸对其标准甚严,期望杨猛能出人头地,长大后有一番作为。希望老师对杨猛的标准更严格一些,更严厉一些,从而使之成绩能够有所突破。然后,我又提出了一些看法:一是对孩子不容太严厉,主要是引导,循循善诱。二是老师今后尽量向予杨猛学习方式上的指南与学习态度的教学。三是希望家长与班主任及老师多加探讨与沟通,也希望杨猛能懂得老师、父母的用意与真心,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学习中去。最后,我看已经十点多了,提出回去,杨猛奶奶把我送出家门。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600字范文 第2篇
1、家访对象:谢
2、年龄:8岁
3、性别:男
4、家长姓名:陈
5、和家访对象的关系:祖孙
6、是否留守:留守(爹娘都外出打工)
7、联系电话:0
8、家访内容:
大家是中午的时候到学生家的,当然他的奶奶正在门口坐着,大家给她表明了大家的来意后,她很高兴的接待了大家。
是壹个相对内给的孩子,平时在教室里不爱说话,但是学习很卖力,成绩也很好(考了3次第一名)。听他奶奶说,他在外面受了啥子委屈回家后从来不说,只是自己壹个人憋着哭,这可能和他是留守儿童有关吧。
'奶奶是壹个特别通情达理的老人,她对她的孙子孙女期望都特别高,而且很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她一直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后有出息,别在在家种地了。
大家聊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长对学生的期望;
2、家长对学习的标准;
3、学生生活方面的情况;
4、学生最需要哪方面的指南;
5、家长希望通过哪种方法与老师探讨(家长会或家访等);
6、如果学生犯错误了,家长会以啥子方法处理;
7、家长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外,还相对关心学生的哪方面等。
8、家访总结:
通过家访,我发现老人家对孙子的期望真的很高。她特别关注他的学习情况,但对他的其他方面如性格、交友等关注的很少。
内给、不爱说话、受委屈不说,我觉得和他的家教有很大的关系。可能是家人只关注他学习的原因,可能是爹娘不在身边的原因……但听他奶奶说,不是很听他母亲的话,但很听她的话,原因可能就是与母亲接触太少吧。
我觉得家长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学习,他们应该多知道一下学生的交友、性格等其他方面的情况,让学生能综合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600字范文 第3篇
全国留守儿童2300万,它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壹个不要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某调研结果显示: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且表现为隐性,不要易发现但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如下:
一、 性格柔弱内给。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和父妈妈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 久而久之变得不愿和人探讨,性格内给。在调查中发现,有21.1%的外出务工父母壹个星期左右与孩子联系一次,34.1%的壹个月联系一次或很少联系。很 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二、 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与保护,因此与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 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据调查,仅有15%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还有不少孩子上网成瘾, 荒废学业,义务教学没有完成就流落社会。
三、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 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与抑郁等问题。一位初三的女孩子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母亲,你了解吗?自从你与爸爸还有弟弟走后,我壹个人在家里由多 么的寂寞,有多么的伤心。自从你们走了以后,我几乎没有笑过,多么怀念以前大家在一起的时光。”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 格。
四、盲目反抗与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 就会计较当真,和人探讨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相对强的逆反心理。调查显示,54%的留守儿童与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其中 15%经常有。5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39%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同学的欺负。
五、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与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