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手游资讯

关于施工实习报告范文汇编 施工实训实践报告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2-23
摘要:关于施工实习报告范文汇编 第1篇 一、实习地点: 20xx年8月1日至20xx年12月1日在燕大设计院实习。 二、实习要求: 根据《设计院综合实习手册》的教学任务书要求,我参与完成了绥中中,关于施工实习报告范文汇编 施工实训实践报告

 

关于施工实习报告范文汇编 第1篇

  一、实习地点:

  20xx年8月1日至20xx年12月1日在燕大设计院实习。

  二、实习标准:

  根据《设计院全面实习手册》的教育任务书标准,我参加完成了绥中中科拜客生物工程有限企业新建厂区办公楼的施工图绘制。

  三、实习意义:

  三个月的实习,使我知道了建筑设计从前期预备到施工图设计各阶段内容、标准及相互关系;熟悉了建筑师工作的基本方式;理解并亲自体验了各工种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及建筑师的全面协调作用。方案设计和施工图绘制,让我进一步知道了建筑设计的相关要求与规范,并且对学好建筑结构、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建筑材料与建筑经济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习中,我还涉及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的领域,对城市设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将书本姿势灵活使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了一定的姿势和经验。

  四、实习内容:

  建筑为多层框架结构,建筑位于华龙道和新广路交口处,临城市主要道路,消防车可以通过。该工程地升分为三部分,包括三层商业裙房、28层办公及24层住宅(其中一、二层为商铺)。三部分比较独立,裙房部分用室外连廊连接。建筑地上部分为高层办公及住宅,商业裙房,地下部分为汽车库及设备用房。

  建筑高度98m(顶尖处),地上办公部分28层,住宅部分24层,裙房3层,地下1层。

  本工程的结构类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面积为:

  总建筑面积: 52234.53㎡

  住宅部分建筑面积: 14118.52㎡(其中阳台面积:262.24㎡)

  办公部分建筑面积: 22260.43㎡

  商业部分建筑面积: 8780.3㎡

  连廊建筑面积: 390.28㎡

  地下室建筑面积: 6685㎡

  防火设计

  在建筑施工图的设计中,防火设计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防火分区:

  该工程地升分为三部分(包括三层商业裙房、28层办公及24层住宅)。三部分比较独立,裙房部分用室外连廊连接,各部分之间间距满足防火规范标准。建筑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大于5米。

  裙房每层分为三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都小于2500平米,办公及住宅部分每层为壹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都小于2500平米,地下部分面积为6685平米,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小于4000平米,满足《高规》防火规范标准。

  防火墙:

  两防火分区间采用耐火极点>3小时的钢筋混凝土墙及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墙作为防火墙,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米。防火墙上开门为甲级防火门。

  安全疏散:

  安全出口:本工程每个安全疏散口都是根据每层的防火分区来确定的,每个防火分区至少设有两个安全出口, 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均不小于5.00m,室内疏散楼梯均配置楼梯间。

  疏散距离:本工程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及位于带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分别小于50m,27.5m。

  疏散楼梯间与楼梯:根据甲方提供资料, 1~2层面积最大,人最多,每层最多500人(含内部人员),按每百人一米计算,疏散楼梯及外门总宽度各为5米,首层均为直接对外商铺,满足疏散标准。

  二层疏散楼梯设计宽度:1.50m+4.0mx2+2.0m+2.45m=13.95m>5m

  三层疏散楼梯设计宽度:1.50m+2.0m=3.5m

  地下室疏散楼梯设计宽度:1.2m+1.2m+2.0m+1.5m=5.9m符合防火疏散标准。

关于施工实习报告范文汇编 第2篇

  一最初到这工地大家被分到放线组,放线是建筑的基础,对于大家初学者是必备的。在此期间,我对水准仪﹑经纬仪有了更好的知道,更熟悉的操作了测量仪器,更让我在工地上实践了仪器的观测,使我适应了在不同条件下操作仪器。

  上夜班是一种让大家在更恶劣的条件下适应实地操作的技能,要适应最恶劣的环境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让大家学到更多更坚实。今年初春的夜晚是寒冷的,在困乏与寒冷的交加中,还要完成测量任务,这是壹个对于大家刚实习的大学生是一种挑战,也是壹个体现大家适应能力的考验。伴随测量工作的同时,大家也要做一些其他事情,充实大家的实习生活。挖土、挖石子、搬砖……是锻炼大家的意志。虽然大家对于这些锻炼效果不佳,但在此同时也磨练了大家,然大家体会到社会的味道,让大家了解工作的辛苦的,大家要慢慢适应工地生活。

  经过这次实习活动主题,让我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马上从事的专业获取壹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它不仅让大家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差点的姿势,还使大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大家以后更好把所学的姿势使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姿势,进一步知道合理控制建筑工程成本重要性,知道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理论与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我学会全面应用所学姿势,提升了解析与化解专业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学到了很多姿势:

  一、测量放线

  在工程开工前,建筑物位置的确定也是很重要的,在从事测量的工作中,我知道到为确定建筑物的位置首先应根据规划院向定的建筑物坐标点及坐标线、建筑红线进行定位测量,确定它的位置。

  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外轴线作为基本纵横线,以绝对标高作为±0。00标高,分别将基本轴线标高引到临近建筑物上。

  (2)建筑物的垂直测量。

  A:建立辅助轴线控制网。

  B:建立施工线控制网,根据辅助轴线控制网画定墙边线、柱边线等施工线。

  (3)建筑物水平标高测量。

  建筑物的高程控制。采用分层传递法,根据±0。00标高线,将建筑物的标高引至一层柱的竖给钢筋面上,并以此层给上传递测量。

  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是每个建筑最为决定因素的部分,它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是否合格。而且基础部分的技术含量也很高。本工程基础部分包括了土方开挖、排水、筏板基础施工、底板混凝土。

  二、混凝土工程

  (一)、模板设计

  施工预备:

  1.模板安装前的基本工作:

  1)放线: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墙轴线,平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各条轴线。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中心线与边线,墙模板要弹出模板的边线与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与校正。

  2)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标准,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3)模板垫底部位应预先找平,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或混泥土成形后烂根。

  4)工长事先确定模板的组装设计方案,给施工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5)模板应图刷脱模剂。

  (二)、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大家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一 . 作业预备:

  浇筑前应对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经检查钢筋的水泥垫块是否垫好。如果运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清扫口高水平在清除杂物后再封。

  二、混凝土现场搅拌:

  自拌砼用于防止商品砼暂时供应不上的应急措施与零星砼的现场拌制,原材料与配合比应和商品砼的保持一致。

  1 根据配合比确定的每盘(槽)各种材料用量及车辆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砂、石各个磅称要求。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及时调整配合比用水量,确保加水量准确。要过称。

  2 装料顺序:一般先装石子,再装水泥,最后装砂子,如需加掺合料时,应和水泥一并加入。如需掺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剂等)时,粉状应根据每盘加入量预加工装入小包装袋内(塑料袋为宜),用时和粗细骨料同时加入;液状应按每盘用量和水同时加入搅拌机搅拌。

  3 搅拌时间: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根据施工规范标准确定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4 混凝土最初搅拌时,由施工单位主管技术部门、工长组织有关人员对出盘混凝土的坍落度、与易性等进行鉴定,检查是否符合配合比通知单标准,经调整后再进行搅拌。

  混凝土早期养护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 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从温度应力观点起航,保温应达到下述标准: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超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 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关于施工实习报告范文汇编 第3篇

  前言:

  生产实习是专业教育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育环节,它是所学理论姿势和工程实践的统一。在实习过程中,我以技术员的身份深入到建筑施工单位,以壹个高层住宅小区为实习场所,在项目部技术室主任的指南下,参与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完成了六周的实习任务。同时,也为大学毕业后从事工程时间打下良好基础。。实习的头一天,学院为大家这次实习能胜利圆满的完成召开了动员大会。会上,李老师与彭老师交代了注意事项,也强调了这次实习的主要任务。在我们看来第一重要的还是安全。毕竟安全第一嘛!而实习也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姿势常新与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路径。壹个人的姿势与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与发展。由于这次实习的时候大家b栋才开工没多长时间,没有参加基础工程的施工当时b栋才建到第2层,所以对基础工程没有参加实习。以下是我通过这次实习的认识与收获。

  一.工程概况

  实习单位:重庆恒强房地产开发有限企业

  工程名称:西南大学学苑小区b栋

  设计单位:广东新远设计有限企业

  施工单位:重庆坤飞建设集团有限企业

  建筑面积:134818.43平方米

  施工工期:20xx年9月到20xx年9月(共12个月)

  设计年限:50年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2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实习时间:20xx年1月7号到16号

  二.钢筋工程

  在实习的第一天上午,在企业总经理杨总激动人心的讲话后大家组到达了自己小组实习的地方b栋.首先大家学习了施工图与结构图后.由于天气的影响无法到房屋顶层去,大家参观了钢筋的加工工程,当天下午,在施工员李工的带领下,大家到了顶层参观了钢筋的绑扎并结合图纸检查了钢筋的绑扎是否正确。一最初是不懂的,但在李工的讲解与过来的实习下,对钢筋工程有了一定的认识。

  .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

  1.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底板受力情况,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给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给钢筋,再铺长给钢筋。

  2.底板如有基础梁,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

  3.底板钢筋如有绑扎接头时,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标准,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在中心及两端扎牢。如采用焊接接头,除应按焊接规程规定抽取试样外,接头位置也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标准,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墙筋绑扎:

  1.在底板混凝土上弹出墙身及门窗洞口位置线,再次校正预埋插筋,如有位移时,按洽商规定认真处理。墙模板宜采用 跳间支模 ,以利于钢筋施工。

  2.先绑2~4根竖筋,并画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画好竖筋分档标志。一般情况横筋在外,竖筋在里,所以先绑竖筋后绑横筋。横竖筋的间距及位置应符合设计标准。

  3.全部钢筋交叉点应逐点绑扎,其搭接长度及位置要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的标准。

  4.为保证门窗洞口标高位置正确,在洞口竖筋上划出标高线。门窗洞口要按设计标准绑扎过梁钢筋,锚入墙内长度要符合设计标准。

  .构造柱钢筋的绑扎

  1.给受力钢筋的连接方法必须符合设计标准。

  2.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给钢筋上,按图纸标准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3.套柱箍筋:按图纸标准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箍筋套在下层伸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给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和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和模板成90°角。

  4.柱箍筋绑扎

  a.按已划好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

  b.箍筋和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和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和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c.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三.混凝土工程

  在实习的第二天下午,在钢筋绑扎好后该是浇注混凝土了。而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大家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作业预备:

  浇筑前应对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经检查钢筋的水泥垫块是否垫好。如果运用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清扫口高水平在清除杂物后再封闭。

  .混凝土现场搅拌:

  自拌砼用于防止商品砼暂时供应不上的应急措施与零星砼的现场拌制,原材料与配合比应和商品砼的保持一致。

  2装料顺序:一般先装石子,再装水泥,最后装砂子,如需加掺合料时,应和水泥一并加入。如需掺外加剂(减水剂、早强剂等)时,粉状应根据每盘加入量预加工装入小包装袋内(塑料袋为宜),用时和粗细骨料同时加入;液状应按每盘用量和水同时加入搅拌机搅拌。

  3搅拌时间: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根据施工规范标准确定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4混凝土最初搅拌时,由施工单位主管技术部门、工长组织有关人员对出盘混凝土的坍落度、与易性等进行鉴定,检查是否符合配合比通知单标准,经调整后再进行搅拌。

  四.模板工程

  休息了半天,在混凝土养护好后。今日要进行拆除与安装了。而拆摸时也要注意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方可拆模板;承重的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以后才能拆模板;混凝土拆模前标准填写拆模申请单同意后方可拆模。